截至2022年11月29日,乌干达新冠疫情累计确诊病例超16万例,累计死亡病例3630例。11月26日,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宣布将埃博拉疫情中心——穆本德和卡桑达地区的封控措施再延长21天至12月17日,无警察许可不得进入两区,在区内继续实施19时至次日6时宵禁,禁止个人出行,市场、酒吧和宗教活动场所等关闭。乌卫生部数据显示,自9月20日埃博拉疫情暴发以来,累计141个确诊病例,其中55人死亡;19个确诊病例为医护人员,7名医护人员死亡。世卫组织等国际卫生当局尚未发布相关旅行限制建议,但非洲疾控和预防中心呼吁对行前21天住在乌干达的旅行者加强跨境监测,目前肯尼亚、尼日利亚、卢旺达、索马里、南苏丹、坦桑尼亚、泰国和美国已在入境点实施相关健康筛查。另外,11月21日,乌当局取消了出入境旅客强制填写电子健康申报表的新冠防疫要求,其他措施保持不变。完成疫苗接种的入境旅客无需提供核酸阴性证明,未接种旅客必须出示行前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所有旅客须接受体温测量。进入餐厅和酒吧需出示疫苗接种证明,重新开放商业场所且不限关闭时间,但仍需遵守严格的健康协议。公共交通已正常运行,但只对已接种疫苗人群开放。已接种疫苗人群无需在不拥挤的户外佩戴口罩。

ICOVER全球安投信息研究数据库还显示,2022年11月26日,乌干达中部区穆本德区政府抗议中央延长埃博拉疫情封控的决定,担忧对地区经济造成影响以及犯罪分子借机实施罪行。11月8日,有武装劫匪假扮卫生官员闯入穆本德区布韦库拉(Buwekula)的几处住所。10月31日,据媒体报道,当地监测埃博拉病毒的30多名卫生官员因涉嫌违反封控限制而在穆本德地区一宾馆被警方逮捕。作为疫情最严重的两个地区,穆本德和卡桑达从10月15日起就一直处于封控中,封控延长或引发当地居民持续抗议。另外,近期乌干达政府部署在各地的军警设施频遭袭击,料将加强安保措施。11月17日,有身份不明的袭击者杀害了乌干达金贾市某军营的一名士兵并偷走武器。11月13日,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基扬贾(Kyanja)地区一警察哨所遭一群身份不明摩托车骑手袭击。10月31日,乌干达卢韦罗区布西卡的一个警局遭袭,致2名警察死亡及武器丢失。

ICOVER平台专家分析,近年来,乌干达政局相对稳定,但总统年龄限制问题曾引发反对派系列抗议示威。2021年1月14日,乌干达同时举行总统、国会议员和地方政府领导人选举,现任总统穆塞韦尼获得58.64%的选票,赢得总统大选,再次连任;但反对派谴责所谓的选举舞弊,政治局势一度紧张。2020年11月,乌干达当局以违反医疗防护政策逮捕反对派总统候选人波比,曾引发首都坎帕拉和全国多地大规模示威骚乱,造成至少45人死亡,数百人被捕或被起诉。近年来,乌部分地区社会治安持续恶化,针对华人的盗窃、抢劫时有发生;针对印度、中国及亚裔人员的排外抗议事件也偶有发生。此外,2018年11月起,活跃于邻国刚果(金)北基伍省(Nord-Kivu)的乌干达反政府组织“民主同盟军”(ADF)袭击活动有所增加,乌政府已向乌-刚边境增派军队,以防暴力外溢进入乌干达。2022年9月,乌干达发现埃博拉病例,世卫组织确认乌暴发埃博拉疫情。中国驻乌大使馆于9月24日及10月17日发布两次通知,提醒旅乌华侨华人、中资公司员工充分认识严峻形势,增强防控意识,勿前往疫情爆发地区,滞留在穆本德和卡桑达地区的中资企业和中国公民要切实遵守相关防疫规定,做好防范工作。目前,乌干达主要风险包括: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社会治安风险、局部政治稳定性风险、民族宗教文化风险、恐怖活动风险、武装冲突风险、国际关系风险等。

鉴于以上复杂情资与风险分析,ICOVER平台专家建议驻乌干达各地,尤其是首都坎帕拉等地,以及西部乌-刚边境、南部乌-卢与乌-坦边境、北部靠近南苏丹边境30公里范围地区,中资企业与在外人员应依法合规开展境外安全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扎实开展有关专项工作,认真履行安全主体责任,密切关注“小散远软”薄弱环节。在近期敏感时期与未来数月,应密切关注乌疫情与安全形势,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好自身防护工作,最大程度减少旅行。中资企业应遵守当地有关法律法规,采取必要防范措施,避免在住处和办公室放置大量现金,留意驻地周边异常情况及可疑人员,提高驻地与随行安保等级,做好应急预案,确保安全,应提前购买人身和财产保险,引入武装抢劫、绑架勒索预防危机管理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少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同时,应严格遵循乌干达军警部门及当地政府有关禁令,并听从当局发出的最新指示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