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


电 话:0535-3388452

邮 箱:zhuming98@126.com

园区概况

一、建设主体

境内实施企业为大型异氰酸酯制造企业—万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万华),境外建区企业为万华收购的匈牙利化工公司——宝思德化学公司。

万华于2001年10月29日成立,以建成拥有世界规模聚氨酯产业、聚氨酯下游秸秆板材和节能建材、煤化工和以石油为资源的化工加工企业的大型集团控股公司为发展目标,经营范围包括聚氨酯和聚氨树脂原料及产品、工业气体、烧碱、氯产品的制造加工、销售,技术转让服务,制鞋材料、钢材、木材、水泥、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普通机械及配件、日用百货、糖酒茶、日用杂品(不含鞭炮)、五金交电、装饰材料、洗涤剂、电瓶用液(不含危险品)的批发、零售;场地、设备、设施租赁等。

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是通过中国商务部、财政部于2016年8月确认考核的合作区。

二、区位优势

合作区位于匈牙利东北部包尔绍德州卡辛茨巴茨卡市,横跨三个城市,占地4.58平方公里,距离布达佩斯206公里。同时,合作区位于欧盟境内,享受欧盟及匈牙利多项优惠政策,与匈牙利铁路网络无缝对接,并紧邻中东欧新兴市场,是中国企业进入欧洲市场、规避欧盟贸易壁垒的合作发展平台。

三、园区规划

合作区总体规划面积6.15平方公里,将充分发挥建区企业龙头作用,发展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体化产业链,规划成为中东欧地区以化工、生物化工为主导产业的加工制造型园区,建设成为中国境外合作产业园区典范。

合作区规划总投资约30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8亿美元,实现销售收入约30亿美元/年,新增当地就业约1500人,新增入区企业10家以上。

目前,合作区已取得园区用地4.58平方公里,完成2.2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合作区将统筹规划建设化工区、化工—生物化工区、物流—轻工业区、公用工程区、“三废”处理区及生活服务区。

四、基础设施

合作区建区企业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76亿美元,建区企业及入区企业累计完成自有业务相关投资15.24亿美元。目前已拥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满足化工、生物医药、塑料型材、机械加工及仓储物流等等行业投资的需求,包括458万平米土地永久产权、34公里铁路系统、25公里道路、14公里围栏围网、近3万平米停车场;净水厂2座、园区中央废水处理厂1座、5万千瓦汽电联产电厂1座、变电机组装机容量48万千瓦、供热能力350吨/小时蒸汽、天然气配送站2座(供气能力6万方/小时)。集成全天候气象监控/报警、气体排放监控/报警、火灾监控/报警、安防监控/报警、门禁管理、交通管理等多功能的安全监控及调度中心一座。拥有专业的警卫及消防队伍及专业特种装备和车辆。办公场所近1.5万平米、厂房仓库近7万平米、自营酒店旅馆2座。

五、投资状况

截至2017年底,合作区登记在册的入驻企业累计达13家(建区企业自有业务投资作为入区企业统计),累计完成投资22亿美元,其中中资企业7家,外资企业6家。合作区内13家企业创造就业岗位3195个,合作区2015至2017年实现年总产值分别为16.9亿美元,17.4亿美元,17.0亿美元。

所在国情况

*点击获取《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匈牙利(2020)

一、总体概况

区位优势。匈牙利位于东欧中心,通达欧洲各地,处于多瑙河冲积平原,东邻罗马尼亚,南接塞尔维亚,西与奥地利接壤,北与捷克、斯洛伐克、乌克兰为邻,西部是阿尔卑斯山脉,东北部是喀尔巴阡山,是东西欧交汇地,交通十分方便,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自然资源。主要矿产资源是铝矾土,蕴藏量居欧洲第三位,此外有少量褐煤、石油、天然气、铀、铁、锰等。森林覆盖率为20.4%。

人口。截至2017年,匈牙利人口约985万人,占世界人口的1.35‰,排名第89位。其中女性占比52.41%,人口平均年龄可以达到76.08岁。匈牙利主要的民族为匈牙利(马扎尔)族,少数民族有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德意志等族,其中匈牙利民族人口占84%,其次是罗姆人(3%),德国人(1%),斯洛伐克人(0.3%),罗马尼亚人(0.3%)和克罗地亚人(0.2%)。

基础设施。见表1。

表1  匈牙利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20181212043504.png

二、经贸发展

宏观经济。匈牙利经济发展稳定,2017年匈牙利国内生产总值1293亿美元,增长率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3196美元。

产业发展。见表2。

表2  匈牙利产业发展情况

20181212037324.png

对外贸易。匈牙利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其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在匈投资的跨国公司,主要贸易伙伴有德国、奥地利、意大利、法国、美国,主要的进口国家有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中国、法国、日本和美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有石油、天然气、汽车零部件、计算机设备、汽轮机、测量仪器等,出口的产品有电子产品、机械设备、交通工具(非铁路)以及化工产品等。2017年,匈牙利进出口总额为1933.1亿欧元。其中外贸进口额925.4亿欧元,同比增长11.1%;出口额1007.7亿欧元,比上年增长8.4%;外贸顺差82.3亿欧元。匈牙利同欧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分别占匈进出口总额的84.7%和88.4%,同其他国家分别占15.3%和11.6%。

吸引外资。匈牙利采取各种措施优化投资环境,是中东欧地区人均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匈牙利实行积极鼓励吸收外资的策略。2016年吸引外资总额32亿欧元,主要集中在加工业、汽车制造业、贸易、运输和通信、金融、房地产等行业。欧洲国家是匈牙利外资主要来源地,占吸收外资总额的大部分。其中,德国为匈牙利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其次为卢森堡、荷兰、奥地利和法国,外商主要投资领域为零售、金融、通讯、汽车、电子等行业,约占吸收外资总额的三分之二。亚洲地区主要对匈投资国为韩国、日本、中国、新加坡和印度。目前,匈牙利全国约有3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

对外合作。匈牙利奉行独立的、以民族利益为基础的对外政策,维护东西方平衡的外交关系。1999年3月,匈牙利正式加入北约。2004年5月1日,匈牙利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2007年12月21日成为申根公约会员国。匈牙利同美国、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等均保持着外交关系。近年来,匈牙利与欧盟其他成员国领导人互访频繁。将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及周边邻国列为五大优先方向,重点推进与上述国家的务实合作。目前,同17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匈牙利非常重视发展与亚太地区各国的关系和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往来,同时匈牙利同国际和地区组织均保持密切的互访关系。

三、双边关系

政治关系。1949年10月,中匈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后,两国友好关系全面发展,领导人互访等各种形式的往来密切,各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两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相关备忘录的欧洲国家,在基建、产能、经贸等合作领域都有意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最大投资目的国,中国也成为匈牙利在欧盟以外的最大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2017年,中匈双边贸易额达101.4亿美元,同比增长14.1%,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并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大关,匈牙利继续保持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地位,中国也是匈在欧盟外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其中,中国自匈进口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8.0%,中国对匈出口6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5%。中匈双边贸易以附加值较高的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其中,电机、电气设备及零部件,锅炉、机械器具及零部件,车辆及零部件,光学、照相、医疗设备及零部件等四大领域在双边贸易额中的占比超过80%。

双边投资。截至2018年4月底,中国对匈累计投资达32.7亿美元,投资领域涵盖化工、金融、通讯设备、新能源、物流等行业。烟台万华集团收购的匈牙利宝思德化工公司项目,是中国在中东欧地区最大投资项目。华为公司在匈设立了欧洲供应中心和欧洲物流中心,建立了覆盖欧洲、独联体、中亚、北非等地区的物流网络。截至2017年9月,匈对中国累计投资3.7亿美元,投资领域涵盖污水处理、水禽养殖、环保建材生产等。

优惠政策

一、税收政策

营业税方面,在合作区保证就业人数的前提下,当地政府从2014年起,实施营业税退还的优惠政策—退还2014财政年度营业税的30% (不低于2000万福林,且不高于5000万福林)。

投资补贴方面,合作区位于欧盟境内,符合多项欧盟补贴条件;合作区位于匈牙利政府补贴力度最大的东北部地区;2013年2月12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访华期间,合作区与匈牙利政府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匈牙利政府将在天然气等能源价格、投资补贴、税收等方面给予合作区更多的优惠政策。

二、土地政策

合作区与卡辛茨巴茨卡市签订了《中匈宝思德经贸合作区与卡辛茨巴茨卡市战略合作协议》,当地政府为合作区的发展用地征购提供政策支持,对于合作区合理的土地需求,当地政府承诺按照法律程序协助收购,自2014年起当地政府对合作区征收的房产税将维持10年不变;在合作区保证现有就业人数的前提下,当地政府将免征合作区的土地税。当地政府将对新投资项目的土地和房产税适当降低,对新建公司免除前3年的土地和房产税,其后7年的税费减半。


重点产业

合作区以化工、生物化工为主导产业,兼顾物流、轻工及机械产业发展。

合作区根据化工园区所具有的协同和集成效应等特点,采取“以老带新、产业集成”模式,依靠发展成熟的核心化工产业以及配套的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在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化工区、公用工程区和生活服务区等已成型的业务区域的同时,拓展并重点发展化工—生物化工区和物流—轻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吸引符合合作区发展方向的具有竞争力的中资和外资制造型企业投资。

企业入驻

一、入驻方式

合作区内所有土地及建筑产权均为合作区建区企业BC公司所有。合作区接受厂房租赁、土地租赁—厂房自建等方式的投资。合作区不接受入园企业向合作区购置土地、自建厂房方式的投资。

二、配套服务

1、合作区设立招商办公室,中国、匈牙利均有专员负责招商、洽谈、咨询、接待等服务。同时,合作区与匈牙利投资贸易促进局(HIPA)合作,为投资者与匈牙利政府的沟通提供一站式服务。

2、合作区与两国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保、中信保等均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入区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合作区聘请了匈牙利当地多家律师事务所、德勤、安永等会计师事务所、Capital Communications等公关服务机构。通过这些渠道,合作区对匈牙利及中东欧当地的政策、法规等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知,为研究当地政治经济等做了丰富的知识采集和积累。

3、合作区依托建区企业BC公司完善的销售、采购渠道,以及丰富的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经验,为投资者提供多个领域专业咨询服务,并可根据投资者需求,提供投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各项支持。

4、合作区拥有完善的办公生活设施及配套服务,拥有三星级酒店和两星级酒店各一座,酒店及员工食堂提供当地风味饮食及地道中餐。

5、合作区拥有24小时持枪警卫巡逻,生产园区内采用西门子安全监控系统,保证园区的生产、生活安全。

三、典型案例

以入园企业—多瑙化学有限公司为例。多瑙化学为总部设立在维也纳的奥地利化工公司,经营范围涉及基础化学品贸易、净水化学药剂的生产及销售等。该公司在20世纪末已与BC公司开始合作,在液氯、烧碱、盐酸等BC公司原料和产品上有贸易往来。

2010年前后,BC公司新建TDI产业链项目开始实施后,考虑TDI生产副产大量的盐酸,难以处理,制约新建TDI装置的产能释放,因而向欧洲范围内招标,寻求企业入园投资,利用园区内过剩的盐酸生产其他产品,实现销售利润的同时,解决BC盐酸过剩的难题。

经过几轮招标评标,最终BC公司与多瑙化学公司达成协议,吸引多瑙化学入园投资,建设氯化铁、聚合氢氧化铝等水处理剂产品。BC公司与多瑙化学分别为该项目施加投资,同时相互配合申请并获得匈牙利政府的各项许可以及专项投资补贴。多瑙化学公司利用BC公司廉价的盐酸,同时节省了原料运输成本,获得了显著的利润空间。项目于2012年投产后,迅速实现持续盈利。目前多瑙化学已经成为匈牙利及东欧地区最大的水处理剂生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