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张文华
电 话:15947206789
邮 箱:743856787@QQcom
一、建设主体(境内实施企业)
满洲里恒升粮油成立于2014年1月,注册资本9000万元,设计加工能力为日加工进口农产品450吨,年加工能力15万吨,年产4.5万吨食用油,是集进出口贸易、油菜籽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呼伦贝尔市重点龙头企业。
恒升公司“进口农产品”落地加工项目吸引了众多国内知名油脂企业和俄罗斯粮油商和农业公司到满洲里考察洽谈,先后与恒大粮油集团、山东鲁花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不仅增加了满洲里货运量和进口付汇额,粮油落地加工业还成为满洲里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推动力.恒升带着对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和满洲里口岸粮油“落地加工”政策的坚定信心,以“把优质的俄罗斯“植物源性食品”引进国内,让百姓吃上健康、放心油!致力于打造绿色粮油放心品牌”。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农业“走出去”战略,实现对外合作交流,满洲里恒升粮油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2016年10月在俄罗斯联邦新设合资成立“新西伯利亚金穗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位于新西伯利亚洲,新西伯利亚市,奥尔卓尼基则路,38栋,204号。投资总额:4437万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2557万美元(境外自筹),占总投资的57.63%%;外方投资1880万美元(以现金投入),占总投资的42.37%。于2016年10月22日取得“境外投资证书”。在2017年4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办公厅下发的“商办合函{2017}138号”文件中被纳入2017年103家境外合作园区名单统计范围,合作区名称为:“金穗境外农业合作区”。
二、区位优势
1、地理位置
新西伯利亚州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南部,大部分土地位于鄂毕河和额尔齐斯河之间,东部与萨莱尔岭相连。该州北部与托木斯克州接界,东部与克麦罗沃州相邻,西部与鄂木斯克州毗连,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阿尔泰边疆区和哈萨克斯坦接壤。东西长642公里,南北长444公里。首府新西伯利亚市位于82°55’E、55°2’N,距莫斯科3191公里。
2、农业
农业是新西伯利亚州传统经济部门,40年代农工综合体产值约占该州总产值的80%。如今由于工业和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农业产值占该州总产值的比重有所下降(1990年为21.7%)。该州乳肉畜牧业、养禽业、养蜂业、养猪业、养羊业比较发达,在部分地区人们还从事养马业、养兽业和养鱼业。此外,亚麻和醋柳(沙棘果)油生产在该州也占有一定地位。1998年农业产值为63.971亿卢布(农业产值占全俄的2.3%),其中种植业产值为27.611亿卢布、畜牧业产值为36.36亿卢布。近些年农业产值下降幅度比全俄平均水平要小,与种植业相比,畜牧业产值下降幅度较大。
3、种植业
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69.1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占播种面积的大部分。粮食作物占播种面积的63.3%,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春小麦、秋小麦。此外这里还种植油菜籽、亚麻籽、燕麦、黑麦、荞麦、豌豆、黍等。饲料作物占播种面积的33.6%;马铃薯、蔬菜和瓜类作物约占播种面积的2.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0,7%主要以亚麻、芥、向日葵为主。果园里则种植着穗醋栗、沙棘果、马林果、苹果等,南部地区还种植西瓜。
三、园区规划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首先要在国家一级上统一编制高水平境外园区的整体建设规划,将包括园区布局、 项目实施和相关配套措施都考虑在内。要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获得的相关协议来推动境外园区的落地,为产能国际合作提供发展空间。同时,要依靠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良性合作,鼓励国内有实力和长期规划的企业向境外进行 资本和经济层面的输出。还要依靠政府的引导作用,发挥 企业运营活力,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迈出国门到境外 共建高水平的园区,承接国内企业“走出去”。与此同时, 协同政府要不断地制定和完善境外园区建设和运营的政策和方案,从而充分地发挥政策引 导的主线作用。
第二,加快产业园区升级。要充分地发挥和突出境外园区的聚集作用,不断完善境外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提升园区软硬件环境,吸引企业和资金拎包入住园区,确保园区能够正常运营,持续盈利。要逐步地引导境外园区实现本地化战略,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政策,尊重民俗和宗教信仰,自觉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维护园区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稳定。 海外产业园区还要不断地提升自身园区档次,在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产业融合,拓展生产空间和经营空间,布局一些社会文化、安全防护、社会救助等设施,进一步提高园区的适配性,融入东道国经济社会文化网络。
第三,要建立健全融资配套体系。目前国家对于高水平境外园区都有相应的扶持政策,要充分利用包括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 积极申请差异化的投融资服务。同时,还要在积极提供融资贷款的情况下,建立境外园区金融风险的基金, 让商业保险机构乐于为境外园区提供保险服务,避免 复杂的境外政治和经济形势给当地的产业园带来运营风险和经济损失。要支持和引导国内活跃的金融机构、投资公司与境外园区开展投资合作,提供多种形式、运作灵活的融资业务,提升境外园区的流动资金储备,减少因资金压力带来的经营问题。
第四,要建立和强化国际协调机制。目前巳有的境外面临着不同情况的发展问题,有的是因为自身经营原因,有的是因为当地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影响,加强与东道国的协调和磋商,从税收、人力 资源、技术等方面加强协调和配套,共同促成具有可操作性的优惠政策,享有特殊政策和优惠待遇。建立磋商和协调机制,避免因相关政策的变动给境外园区的运营造成障碍。
四、产业定位
农产品合作种植、农产品生产、运输服务、养殖业,维修和技术服务,工业生产的组织加工,仓储服务。
五、基础设施
1、拥有建筑用地307969平方米,建有:水电配套设施,分设1号农场和2号农场:
(1)1号农场占地面积136304平方米,建有:农用机械车间储存仓库,粮仓、烘干仓及晒谷场,办公楼及生活用房,磨坊,储油罐,蔬菜仓库,拥有配套农用拖拉机、各类农业耕种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农用机械设备。
(2)2号农场占地面积171665平方米,其中95837平方米建有养殖业,猪舍12间,拥有全套自动化养殖业成套设备以及动物兽医实验室。另75828平方米建有生产加工业,日加工120吨饲料配套加工厂,拥有日加工120吨饲料全自动生产线1套,建有原料仓储库房1座、成品储存库房1座、销售用房1座。
2、拥有耕地9.8万公顷,其中自有耕地为1.3万公顷、租赁耕地为8.5万公顷(租赁期限49年),用于种植农产品合作种植。
六、投资概况
1、 境外自筹资金来源
投资总额4437万美元,中方投资额为2557万美元,外方投资额1880万美,持股比例为:中方:57.63%,外方:42.37%。
2、项目投资
项目建设总投资4437万美元,建设投资3163万美元,流动资金1274万美元。
a.建设投资包括:
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08.3万美元,占建设投资的79.3%;
⑵设备投资654.7万美元,占建设投资的20.7%;
b.定额流动资金1274万美元。
3、效益
本项目总投资4437万美元,年平均总成本3710万美元,年平均销售收入3865万美元,年平均税后利润15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073万元),年均所得税268万元人民币。
*点击获取:《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俄罗斯(2020)
一、总体概况
新西伯利亚(俄语:Новосибирск)建城于1893年。新西伯利亚州首府,该州则属于俄罗斯新划分的七个顶级行政区中西伯利亚联邦管区的一部份,也是整个西伯利亚地区最大城市。新西伯利亚原称新尼古拉耶夫斯克,西伯利亚最大的城市和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的东南部,鄂毕河上游,人口1,409,137(2010年),为俄罗斯第三大城市, 面积477km²。
新西伯利亚城市人口在俄罗斯国内仅次于莫斯科与圣彼得堡。该城境内工厂非常多,并拥有一些俄罗斯最好的大学、博物馆和剧场。
二、经贸情况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电 俄罗斯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发布消息表示,2023年年初以来,俄新西伯利亚州已向中国出口6.25万吨农作物,接近去年同期的两倍。
公告称:
新西伯利亚州今年向中国出口亚麻籽2.15万吨、油菜籽1.6万吨、豌豆1.28万吨、大麦8700吨、荞麦1800吨、燕麦1600吨。
公告指出,以上出口农作物均通过植检,完全符合中方要求。新西伯利亚州属于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区。除农作物外,新西伯利亚州也向中国出口各类矿产品、木材和木制品、设备仪器等商品。
三、与中国的双边关系
1、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区经贸简介
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南部与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接壤。其中与中国的边境线长1255.5公里。总面积514.49万平方公里,占全俄领土面积的30.1%,人口1959万,占全俄人口的13.8%, 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8人。行政中心新西伯利亚市,下辖12个联邦主体。其中包括我驻伊尔库茨克总领馆领区5个联邦主体:伊尔库茨克州、布里亚特共和国、外贝加尔边疆区、哈卡斯共和国、图瓦共和国。
综合地看,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良好,经济潜力巨大,交通运输便利,科技力量雄厚。丰富齐全的自然资源构成西伯利亚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优势,并决定着该地区的产业布局及在全俄经济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与中俄经贸合作快速稳步发展同步,近年来我与西伯利亚经贸合作不论在规模上,还是水平上都呈现良好势头。2008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西伯利亚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中俄经贸合作都受到很大影响。2010年以来经济开始复苏,经贸合作日趋活跃,并呈现新的一些特点。对此形势我应充分重视,认真分析,准确把握,积极推动。
(1)西伯利亚地区自然资源情况
有关资料显示,全俄矿产储量潜在价值约30万亿美元,其中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占25万亿美元,蕴藏着全俄80%以上已探明的各种矿物资源。
首先是燃料动力资源丰富。据1994年统计,西伯利亚占全俄天然气探明储量(49.5万亿立方米)的85%,石油储量的65%,仅秋明州就储有130.8亿吨;煤储量的79.8%,为1597.18亿吨(1998年数字)。它们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38%、4%和16%。俄有关部门1993年估计,西伯利亚地区有碳氢化合物开采前景的土地为300多万平方公里,可提取591.6亿吨标准碳氢化合物。近几年在拉普捷夫海和东西伯利亚海大陆架发现了大型油气资源蕴藏地。
在西伯利亚蕴藏有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以及非金属矿,资源储量巨大。90年代,西伯利亚地区铂类矿可采储量占全俄的99.3%、铅和铂金占85%、钼占80%、锌占67%、铜占69%、镍占71%。此外,还有66%的锰,44%的银和大约40%的金。仅东西伯利亚北部诺里尔斯克就集中了世界镍储量的35.8%、钴的14.5%、铜的9.7%、铂类矿的40%,以及大部分的钯矿。1998年西伯利亚的白云石储量4.45亿吨、石灰石21.27亿吨,耐火粘土1334.99亿吨。
森林资源是西伯利亚的宝贵财富之一。西伯利亚是俄罗斯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森林覆盖面积2.75亿公顷(其中东西伯利亚2.01亿公顷),占全俄罗斯41.96%;森林覆盖率西西伯利亚为36.7%,东西伯利亚为54.8%;木材蓄积量西西伯利亚为95.19亿立方米,东西伯利亚为261.16亿立方米(居全国首位)。整个西伯利亚的木材蓄积量为全俄总蓄积量的48.8%,占世界的12%。其中4/5以上属贵重的针叶树种,3/5是成熟林和过熟林。此外,在西伯利亚的莽莽林海中栖息着各种飞禽走兽,生长着各种药材等。
西伯利亚江河、湖泊众多,拥有鄂毕河、叶尼塞河这样的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大河。鄂毕河与额尔齐斯河、叶尼塞河与安加拉河水力资源最丰富,据估计可发电约4000亿千瓦时。西伯利亚的水电资源占全俄的50%。它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淡水储藏量占全世界的20%。此外,该地区的水产资源也很丰富。
目前,西伯利亚大量的矿产资源沉睡地下。自60年代中期开始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以来,共开采石油约70亿吨、天然气约8万亿立方米。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开采程度以及森林资源利用率较低,同时,地质勘探程度大大低于全俄平均水平。
(2)2010年西伯利亚联邦区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工业:2010年,西伯利亚联邦区工业生产(包括采矿、加工业、电能和水、电、气等产业)同比增长7.9%,低于俄联邦全年增幅(8.2%),区内布里亚特共和国(22.9%)、阿尔泰边区(20.9%)、伊尔库茨克州(16.7%)等联邦主体实现工业增长。同期,工业品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3.3%。
农业:同比下降5.2%,产值占全俄的15%。农产品价格指数同比增22.8%。
(3)建筑业
全年共完成产值3649亿卢布(按现行汇率约合130亿美元),同比下降0.7%,占全俄总产值的8.7%。同期,区内新建住房面积6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1%。
(4)消费品零售额
共计17398亿卢布(约合621亿美元),同比增长3.4%。人均88900卢布(约合3175美元),低于全俄115800卢布(约合4136美元)的人均水平。
(5)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8897亿卢布(约合318亿美元),同比增长3%,占全俄总量的9.7%。
(6)吸引外资
1-9月份引资共计27亿美元,其中,18.1%为外商直接投资。
(7)居民人均收入
月均14554.6卢布(约合520美元),低于全俄18697卢布(668美元)月均水平。
(8)人均工资
月均18455卢布(约合659美元),同比增长10.7%。
2、近年来我与西伯利亚联邦区经贸合作情况
(1)双方贸易情况
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西伯利亚联邦区进出口下降26%,其中与我外进出口总额下降32%,所占比重23.9%。
2010年1-9月西伯利亚出口总量275.14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其中出口228.99美元,同比增长13.4%,进口46.25亿美元,同比增长29.8%。
其中与我贸易总额51.23亿美元,同比增长-10.9%。所占比重18.6%。其中对我出口38.05亿美元,同比下降-22%%,所占比重27.1%;对我进口13.18亿美元,同比增长52.5%,所占比重16.6%。
出口产品主要是动力能源产品(33.3)、矿物质34、化工产品9.4、木材纸浆产品11.4、钢材及制品36.4、机电产品7.2
进口产品主要是化工产品35.6、机电产品35.7、轻工纺织3.1、粮食10.5。
1)2008年以前,西伯利亚地区外经贸增长强劲,增长速度在22%以上,与我经贸合作势头良好,以30%的速度在增长;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9年进出口额下降26%,这小于全俄下降幅度,与我进出口额下降幅度大于联邦区;2010年虽然得以恢复,但没有全俄增长快。
2)出口比重大于进口比重;
3)2010年从我进口增长较快
4)我与该地区进出口额的比重在下降;
5)我仍然是西伯利亚联邦区第一大贸易伙伴。
目前,我与该地区贸易发展的特点主要为:一是进出口极不平衡。我与西伯利亚联邦区贸易以中方进口为主。二是贸易结构单一。我自西伯利亚联邦区进口以能源、资源和原材料产品为主包括原油、成品油,木材和纸浆,化工品,有色金属等;对西伯利亚联邦区出口主要为轻工、五金、电子电器、机电产品,以电信设备、加工设备、工程机械设备为主。
(2)经济合作
目前我与西伯利亚地区的合作主要在以下优先领域:能源和矿产开发合作、林业与木材深加工合作、建筑工程、外贸物流、经济特区、农业合作。正在实施和推进的项目有30多项。其中大的能源、矿产开发项目如:中石油西伯利亚区块勘探项目;紫金-龙兴投资2亿美元的土瓦共和国克兹尔-塔什特克大型多金属矿开发项目;辽宁西洋集团赤塔鲁能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投资4.9亿美元的别列佐夫铁矿项目;黑龙江富邦龙兴矿业有限公司投资2520万美元的赤塔矿产开发项目、中国有色等在乌兰乌德共同开发的铅锌矿项目等。木材深加工项目如:黑龙江省赤塔纸浆厂项目;山东欧亚集团伊尔库茨克木材综合加工项目;内蒙古瑞尔慧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乌兰乌德木材加工项目;山东百圣源实业有限公司伊尔库茨克切列姆霍沃市木材加工项目;赤塔“夏阳国际经济贸易加工合作区等。其他领域项目如:阿金斯克毛盖图工业园区;俄罗斯杜埃特经济贸易合作区;与伊州投资管理公司共同经营西伯利亚第一物流仓储中心项目;面向西伯利亚市场的蔬菜、水果保鲜配送中心项目;伊尔库茨克城市规划大型公共商务联合体合作建设项目;赤塔、乌兰乌德、伊尔库茨克市水泥、砖系列合资生产项目等。
一、税收政策
1、与投资合作相关的主要法律
俄罗斯与投资合作相关的主要法律有:
《俄罗斯联邦外国投资法》;《俄罗斯联邦外国海关法典》;《俄罗斯联邦劳动法典》;《俄罗斯联邦税务法典》;《俄罗斯联邦民事法典》;《俄罗斯联邦建筑法典》;《俄罗斯联邦经济特区法》;《俄罗斯联邦证券市场法》;《俄罗斯联邦环境保护法》;《俄罗斯联邦租赁法》;《俄罗斯联邦矿产资源法》;《俄罗斯联邦产品分协议》;《俄罗斯联邦对保护国防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体进行外国投资的程序法》;
2、对投资合作的优惠、保护政策
【优惠政策框架】 根据《俄罗斯联邦外国投资法》规定,在外国投资者对俄罗斯联邦政府确定的优先投资项目(主要涉及生产领域、交通设施建设或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投资时且投资总额不少于10亿卢布,将根据《俄罗斯联邦税务法典》和《俄罗斯联邦税务法典》的规定对外国投资者给予相应进口关税和税收的优惠。
【地方鼓励政策】 俄罗斯个地区、州、边疆区你、共和国分别根据本地区的不同情况,分别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对外国投资实行不同的减免税优惠政策。
二、土地政策
俄罗斯远东地区土地免费配发法案,别称远东一公顷法案,法案规定俄罗斯公民在远东地区可以免费获得最大面积为一公顷的土地。
该土地的最初使用期限是5年,如果土地在5年期间得到开发,则期满后将无偿出租或者归个人所有。
三、外汇政策
为扩大对俄投资吸引力,保证经济领域投资的持续性,减少外汇流失,俄政府与俄联邦中央银行先后颁布了《俄联邦银行业发展计划》、《外汇调节与外汇监督法》、《打击金融领域非法洗钱活动法》修改议案、《不诚信贷款组织法》等多项法案,在俄金融领域外汇市场的宏观调控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进出口活动的外汇管理
(1)出口收汇:1994年俄开始对出口商的外汇收入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经营外贸业务的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将出口商的出口收汇情况传给外汇监控系统的计算机中心,该中心立即与原已储存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对,检查出口商是否有隐匿外汇收入的行为。为防止资本外流,98年金融危机以后,俄对出口贸易的支付方式进行了严格限制:只有在出示100%预付款证明或已开立出口商品海关价值全额信用证后,出口商品方可出境。1999年初,俄央行还规定,出口商必须将出口收入的50%通过授权银行在外汇市场上出售,25%的外汇收入直接交售给中央银行。
(2)进口付汇:98年金融危机以后,俄进一步加强了对进口贸易的管理,禁止以商业信贷和预付款的方式将资金汇出境外,只有在得到商品已进入海关监管区的通知后或进口商开立信用证的情况下,银行方可进行支付。1999年初,俄央行规定,俄进口商在向国外预付进口货款时,必须在负责汇付的银行存上等同于货款的卢布款,待其提交货单证后,方可被退还卢布款。2001年1月,俄开始实施《对进口商支付外汇实行监督的制度》,扩大了对在进口活动中使用外汇的监督范围,不仅可以监督支付外汇的出口合同,而且可以监督以卢布和票据进行结算的各种出口合同,俄政府正在计划将外汇监督扩大到转口业务和临时进口业务。
2、实现经常性项目的卢布自由兑换
自1996年6月1日起,俄罗斯开始承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义务,实行经常性项目的卢布自由兑换政策,但这并不意味着卢布在国际结算中已成为完全自由兑换货币,俄政府仍将在与资本流动有关的业务方面实行国家外汇调节和监督措施。
3、实行有管理的卢布汇率政策
1998年8月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俄中央银行放弃了“外汇走廊”,实行有管理的自由浮动汇率政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俄央行在确定官方汇率时不仅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同时还要考虑国家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差额、国家黄金外汇储备及通货膨胀水平等综合指标,此外还通过采取提高商业银行客户存款的储备率、发行央行债券、调低再贷款利率等措施来稳定卢布汇率;另一方面,虽然俄罗斯已取消专门汇市,所有外汇交易商在早市和午市上均可按普通汇市的规则自由买卖外汇,但俄政府对统一后的外汇交易市场还存在较强的行政干预作用。
4、建立准备金制度
98年金融危机以后,俄央行规定,俄各银行与在避税区注册的俄罗斯公司进行业务时必须建立准备金,其数额不得少于每项业务额的50%。
5、限制出境携汇额度
由于近年来俄外贸大量顺差,外汇流失严重等原因,俄政府于2003年12月颁布了《外汇调节与外汇监督法》,对自然人携带外汇现金出境做出新的规定:“如自然人一次携带出境的外汇现金额不超过3000美元以下者,无需填写海关报关单;如携汇额在3000-10000美元者,必须填写报关单,不必提供银行携汇出境证明;如携汇额高于入境申报金额并超过10000美元者,不允许出境,超出金额可通过银行汇往境外。”
据俄媒体报道,俄政府较从前放宽自然人携汇出境额度,是因为考虑到过低限额会影响“国际倒爷”的生意,从而影响俄低收入者的生活消费等因素。俄政府此举,还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外汇大量流失和外汇储备急速下降。
6、外汇汇款制度
1996年6月,俄央行取消了活期帐户和汇款的外汇业务限制,企业可将存款兑换成外汇,并根据进口合同汇往境外,银行收取一定汇出费用。在俄企业售后所得卢布可以自由兑换成美元,但要交纳0.5-1%银行手续费。
农产品合作种植、农产品生产、运输服务、养殖业,维修和技术服务,工业生产的组织加工,仓储服务。
一、投资流程
境外投资主要流程:
1、拟在境外投资企业的投资主体持有关材料向注册所在地外汇局提出申请,由外汇局对其资金来源进行审查;
2、投资主体向商务部或其授权的部门申请批准设立境外企业;
中方投资金额在1亿美元的,先向市发展改革局申请,然后市向省发改局提交审批。
3、经商务部或其授权的部门批准后,投资主体持有关材料向注册所在地外汇局申请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与资金购汇或汇出核准;
4、投资主体持外汇局外汇资金汇出核准件到外汇指定银行办理资金汇出。
二、入驻方式
股权超过50%的具有中资成分的农业型或养殖型外资企业均可入住。
三、配套服务
建立和强化协调机制,面临着不同情况的发展问题,有的是因为自身经营原因,有的是因为当地复杂的政治经济因素影响,加强与东道国的协调和磋商,从税收、人力 资源、技术等方面加强协调和配套,共同促成具有可操作性的优惠政策,享有特殊政策和优惠待遇。建立磋商和协调机制,避免因相关政策的变动给境外园区的运营造成障碍。
四、入驻机构和企业列表
“金穗境外农业合作区”内已建成的养殖业和生产加工业,公司领导正在和具有中资成分的外资企业接洽,2023下半年至2024年度再争取2家具有中资成分的“农产品合作种植”外资企业入住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