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简称:”中白工业园“,也叫”巨石工业园“)是中白两国共同推进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两国目前合作层次最高、合作规模最大、占地面积最大、政策条件较为优越的园区。
图1 中白工业园"巨石"标志
1. 发展概况
区位优势。工业园位于明斯克州斯莫列维奇区,综合交通便捷,向东往莫斯科720公里,向西往柏林1050公里;距波罗的海克莱佩达港496公里,距首都明斯克市25公里,距明斯克州斯莫列维奇区18公里,莫斯科至柏林的M1洲际公路、连接明斯克市区到机场的M2高速公路穿越园区,未来还将有连接机场与明斯克市区的轻轨穿过园区。中国至白俄罗斯有中欧班列等多条铁路干线联结,而中白工业园位于该铁路通道的西南侧,与亚欧国家在陆路运输实现了无缝对接。园区使白俄罗斯成为独联体国家、俄罗斯与欧洲的交通枢纽,同时白俄罗斯作为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入园企业产品可以免关税销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市场,还可以广泛进入欧盟及其他共同体成员国市场,市场拓展潜力巨大。
图2 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区位优势
图3 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区位优势
建设主体。中白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8月27日成立,是中白工业园的开发运营商,主要负责工业园土地的开发与经营、招商引资和物业管理,完善园区生活、科研、医疗、旅游等配套功能,为入园企业提供项目用地及运营咨询服务。公司股东注资额为1.5亿美元,由中外股东共同出资组建,其中中方股东占68%,包括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招商局集团、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投资集团;白方股东占31.3%,由白俄罗斯共和国(管委会)代持;德方股东(德国杜伊斯堡港股份公司)占0.7%。
表1 中国建设主体简介
经营方向。工业园总体规划面积为91.5平方公里,总开发周期为20年,遵循分步实施、滚动开发的原则,分四期开发。其中,一期土地开发面积约8.5平方公里,起步区约3.5平方公里,一期用地性质分为工业、物流和公共配套等,规划建设高标准生产厂房、保税物流仓库、行政商务中心、快捷商务酒店以及商业中心,为入园企业提供充足的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和服务保障等全链条便利条件。园区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并依托明斯克众多高校、科研机构,整合全球资源,逐步设立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和财务结算中心,同时引入专业的服务型企业,以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园区还将同步跟进商业配套及居住用地的开发。通过高品质的住宅和商业中心,提升园区的生活环境和商务氛围。未来,中白工业园将形成结构布局合理、产业协调发展、科技水平含量高、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综合性开发区,同时促进产城融合,打造一座集生态、宜居、兴业、活力、创新五位一体的国际新城。
图4 产业定位
图5 工业园总规划
图6 中白工业园项目一期功能规划简介
基础设施。截至目前,工业园一期3.5平方公里起步区已完成“七通一平”①建设,包括13公里双向六车道及给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地下管网,形成可供招商引资对外租售土地303公顷。厂房和办公楼主体已完工,已于2017年6月投入使用,共开发土地354公顷,工业用地275公顷,商业用地28公顷,市政配套用地51公顷,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生产需求。同时,12500平方米办公楼和8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已完成全部建设工作,可提供给入园企业出租使用。
表2 工业园交通运输状况
图7 已建成的园区4号路,连接M1洲际公路与明斯克国际机场
图8 园区供水系统
图9 污水处理厂
图10 已建成的园区110千伏变电站
图11 中白商贸物流园一期10万平米设施
投资状况。截至2018年7月底,正式入园企业共36家,协议投资总额近11亿美元。其中,中资企业20家(央企6家,地方国企3家,民企11家),外资16家(白俄罗斯企业10家,美国企业1家,德国企业2家,奥地利企业1家,立陶宛企业1家,以色列企业1家)。入园项目涉及仓储物流、机械制造、车用电容器生产项目、通讯、LED制造、大数据研发、医疗器械生产、柴油发动机制造、生物降解的乳制品和食品包装材料生产、无人机项目、智能消防机器人设备组装线项目等。预计到2020年,入园企业累计达到60个,合同投资总额力争达到20亿美元、20个项目动工建设、30个项目投入运营。未来园区将吸引超过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就业人口超过12万,最终新城结构布局合理、产业协调发展、科技水平含量高、社会经济效益明显的综合性开发区。
管理架构。中白工业园采取三级管理架构,第一级是政府间协调委员会,第二级是园区管委会,第三级是中白工业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白合资公司),三级架构各司其职,全方位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目前,中白工业园从制度上来讲,采取的模式是“政企分开”模式,而非“政企合一”。
表2 中白工业园三级管理架构
① 七通一平标准:给水设施 - 设施管径为DN600;污水设施 - 设施管径为DN300(双管);雨水设施 - 设施管径为DN1000(主);设施管径为DN600 ( 次 );供电设施 - 110/10 KV变电站、10/0.4KV配电站;电信设施- 光缆、自动电话站、有线广播加强站;燃气设施 - 输气管道(1.2MPA、DN500)(0.6MPA、DN300);配气管道(0.6MPA、DN150-400);供暖设施 - 集中供暖与散供暖结合;土地平整至标高。
白俄罗斯共和国(简称白俄罗斯)是一个内陆国家,现为独联体、俄白联盟、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
*点击获取:《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白俄罗斯(2020)
1.总体概况
区位优势。白俄罗斯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位于欧洲中部,总面积20.76万平方公里,东部和北部与俄罗斯接壤,南邻乌克兰,西邻波兰,西北与立陶宛和拉脱维亚接壤,是欧洲和独联体国家间的交通要道与贸易走廊,是俄罗斯和中亚国家联系欧洲的重要通道,也是“丝绸之路”进入欧洲的门户。
自然资源。白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森林、钾盐、泥炭和水资源,享有“万湖之国”、“万河之国”美誉。具体见表1。
表1 白俄罗斯自然资源状况①
人口。截至2018年1月1日,人口为949万人,其中白俄罗斯族占81.2%,俄罗斯族占11.4%,波兰族占3.9%,乌克兰族占2.4%,犹太族占0.3%,其他民族占0.8%。②白俄罗斯是个多宗教国家,70%以上居民信奉东正教,西北部些地区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及东正教与天主教的合并教派。
基础设施。见表2。
表2 白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2. 经贸发展
宏观经济。2017年以来,白俄罗斯经济走出衰退,总体呈现好转势头。根据白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最新数据,2017年GDP526亿美元,同比增长2.4%,结束了2015年以来的负增长态势。2018年1-2月,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
产业发展。白俄罗斯经济结构单一,以工业为主。工业基础较好,机械制造突出,生产能力最大的机械公司成立于原苏联时期,作为整个苏联的装配厂;工业部门较为齐全,机械制造和加工业发达,有原苏联“装配车间”之称。2017年全年,全国共有2300家工业企业,创造工业总产值930.42亿白卢布,同比增长6.1%,占GDP的25%。③
表3 白俄罗斯优势产业发展情况
对外贸易。白俄罗斯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进出口贸易是GDP的120%以上,在欧洲国家中位列前10位。④2017年1-11月,白俄罗斯对外贸易达到570.23亿美元,同比增长23.5%。其中,出口263.88亿美元,同比增长23.4%;进口306.35亿美元,同期增长23.6%。
吸引外资。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白俄罗斯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8位;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2018年《世界投资报告》,2017年,白俄罗斯吸收外资流量为12.7亿美元;吸收外资存量为197.8亿美元。
对外合作。白俄罗斯全面发展同独联体和周边国家关系,积极参与独联体地区一体化进程。目前,白俄罗斯正在进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积极参加独联体自由贸易区以及其他国家间组织的国际条约,与俄罗斯保持了良好战略伙伴关系,并积极参与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⑤建设,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独联体各成员国开展传统合作;与11个独联体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同时继续与欧盟、美国及其他西方大国发展建设性务实关系,积极与亚洲、中东、非洲和拉美地区国家开展多元外交。
3. 双边关系
政治关系。中白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始终保待健康稳定发展。2013年7月,两国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标志着两国关系发展到了新的水平;2014年1月,两国领导人宣布实施《中国和白俄罗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规划(2014-2018)》,并建立中国和白俄罗斯副总理级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统筹推进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简称“中白工业园”)、经贸、投资、高技术、金融、交通运输等合作;2014年12月22日,两国共同签署关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议定书;2016年9月,两国元首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将两国关系提升至相互信任、合作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双边贸易。我国是白俄罗斯第3大贸易伙伴,也是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7年,中白双边贸易额14.49亿美元,同比下降5%。其中,中方出口9.34亿美元,同比下降14.4%,中方进口5.15亿美元,同比增长18.4%。⑥白俄罗斯向中国主要出口钾肥、聚酰胺、含氮杂环化合物等;自中国主要进口数据处理用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配件、制鞋材料等。⑦
双边投资。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2016年中国对白俄罗斯直接投资流量1.61亿美元,存量4.98亿美元;中国企业在白俄罗斯的主要投资项目有家电组装项目、五星级酒店和住宅小区投资建设项目、汽车组装项目等。白俄罗斯在华投资项目有农业机械生产项目、拖拉机组装项目、特种车辆生产项目、矿用自卸车组装项目等。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主张积极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关系,要求至2020年白各州和明斯克每年都应在国际合作框架下从中国吸引不少于1亿美元的直接投资。
产业互补性。两国经济具有较强互补性,白俄罗斯拥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科研能力,工业和农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中国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在工业发展方面,白俄罗斯有良好的重型卡车、拖拉机和农业机械、机器制造、电子和无线电、石油加工、采矿、化工以及建材等工业部门;白俄罗斯农业比较发达,全国可耕地为87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4.5%,其中65.2%是熟耕地,33%是草场。中国具有充足的资金以及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及物流业、信息产业、传统加工业、能源产业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
① 商务部.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白俄罗斯2017[EB/OL]. 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gbdqzn/.
② 外交部. 白俄罗斯国家概况[EB/OL]. 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8892/1206x0_678894/.
③ 白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DB/OL]. http://www.belstat.gov.by/.
④ 白俄罗斯总统网站[DB/OL]. http://president.gov.by/ru/economy_ru.
⑤ 欧亚经济联盟是由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亚美尼亚和吉尔吉斯斯坦构成的海关同盟:1.83亿人口的市场,无海关税和经济限制。遵循商品、服务、资金及劳动力的自由流通,立法、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协商机制。
⑥ 外交部. 白俄罗斯国家概况[EB/OL]. https://www.fmprc.gov.cn/web/gjhdq_676201/gj_676203/oz_678770/1206_678892/1206x0_678894/.
⑦ 商务部. 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白俄罗斯2017[EB/OL]. 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gbdqzn/.
税收政策。中白工业园是独联体国家中税收政策较为优惠的工业园区之一,白俄罗斯政府以法律形式提供了税收优惠政策,优惠时间至2062年。
表1 中白工业园投资税收政策优惠
土地政策。工业园合资开发公司拟为起步区首批入园企业提供5年内“零地价”租赁,土地税“10年免税、10年减半”;企业在入驻过程中,土地位置原则上尊重企业的选择,但是要结合入驻企业行业类别,遵从园区对产业类别的区域划分,同时依据开发进度,滚动式排布项目;一次性出租,租期99年,可根据项目规模和动工时间在基准地价的基础上再给予一定优惠;若企业有意向,土地可以转化为私有,视不同位置,补缴少量不同数额的出让金即可。
土地获取方式:
⊙租地:一次性出租,租期99年。
⊙购地:获得土地所有权,永久性使用。目前地籍价为每平米2美元。
表2 园区土地及合资公司自建设施租售价格
金融政策。工业园合资开发公司为起步区首批入园企业提供一揽子解决入园企业贷款融资等优惠措施,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对入园中国企业提供“有市场竞争力”利率的融资支持,白俄罗斯当地银行向入园企业提供融资项目融资,并成立中白产业基金支持入园项目。金融管制宽松;企业投资资金不强制结汇;投资获利可自由汇出,5年免征红利税,免缴离岸税。
表3 企业到园区投资融资可以联系的金融机构及联系方式
生产要素政策。
表4 白俄罗斯和中国水电气价格对比①
人力资源政策。高科技园区入驻者员工超过白俄罗斯员工每月平均工资一倍的部分,不缴纳强制保险费;高科技园区入驻者—私营企业主及其雇员按照9%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图1 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市场潜力
图2 社会稳定,法律健全
图3 重型卡车、农用机械
图4 规划完整系统
图5 中白工业园教育优势
① 1.上述价格不含20%增值税;2.1白俄卢布=3.23人民币,1美元=6.4人民币(2018年1月20日)。
产业发展。园区重点发展电子和电信、制药、精细化工、生物技术、机械制造、新材料、综合物流、电子商务、大数据储存与处理、社会文化活动以及科技研发,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活、科研、医疗、旅游度假等功能。
表1 中白工业园部分入园企业
其中,中国招商局集团投资1.41亿美元建设的中白商贸物流园一期工程,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是目前工业园内已完工的最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该集团还在园区内加紧进行保税商贸物流区建设,并计划与德国杜伊斯堡港集团合作,联合为工业园引进铁路专线,将工业园与中欧班列联通。中国北京建谊集团与白俄罗斯国家设计院以股份制改造方式合资成立的中白联合设计院已正式揭牌并正在办理入园手续,设计院不仅服务工业园入园企业,还为园区外项目提供设计服务。潍柴集团与白俄罗斯马兹集团成立的合资公司马兹潍柴有限公司①是中白两国在机械制造方面的重要合作项目,也是2018年中白工业园第一个正式动工项目,计划投资5000万美元生产柴油发动机。
图1 招商局—商贸物流园
典型案例。2015年5月12日,成都新筑股份入驻“中白工业园”,成为第一批入园的七家企业之一,也是四川省首家进入中白工业园的企业。成都新筑奥威超级电容研发及生产中心项目是中白工业园内第一家开工建设的高科技生产型项目,填补了白俄罗斯超级电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空白。成都新筑股份有限公司入驻中白工业园项目的经验为:(1)白俄罗斯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而中白工业园又是中白合作的典范项目,企业一定要紧跟国家战略,同时也要满足企业自身国际化战略需求;(2)在入园产品的选择上,新筑选择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超级电容器技术产品,有效满足了白俄当地、欧亚经济联盟及欧盟市场需求;(3)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争取和白俄罗斯当地的国有企业合作,利用本地合作伙伴在俄语区和欧洲的销售以及本地文化优势,迅速把企业做大做强;(4)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十分必要。
企业入驻
投资程序。
(1)投资项目评价
(2)签署项目意向入园协议(非必经程序)
(3)公司注册
(4)登记为居民企业
(5)签署租(购)土地合同
投资流程。
图2 企业投资流程
准入机制。符合中白工业园招商方向及园区准入标准的项目,经园区开发公司及管委会批准后,即可进入到入园流程。通过法人应具备在园区内的注册地址,法人计划在园区内实施的投资项目,应同时满足表5.12条件。
表3 中白工业园入园条件
入驻方式。租(购)地自建厂房;租用标准厂房;定制化厂房(企业提出厂房定制化需求,可由园区开发公司代为建设)。
图2 12500平米的综合办公楼提供写字楼租赁
图3 首栋8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提供租赁业务
配套服务。中白工业园为入园企业配套服务提供保障,为入园企业由初期的海外生产基地进一步发展成为区域总部中心提供服务。
表4 中白工业园配套服务
① 潍柴动力在合资公司中拥有70%的股份,马兹集团占股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