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采用“内引外联、组团发展、产业链条一体化”发展模式,以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等为主导产业,同时集屠宰加工、饲料加工、物流仓储、农机配件加工、农业自贸保税区、国际贸易中心为一体,打造中亚地区产业链条最完整、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农业产业合作区。
区位优势。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位于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楚河区伊斯克拉镇,建设于2011年,占地5.67平方公里,距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东70公里。合作区距吉哈卡拉苏边境口岸3公里,北临吉哈高速公路,南临比什凯克—托克马克—巴勒克奇铁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建设主体。亚洲之星农业产业合作区由河南贵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有,为商务部、财政部批准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目前公司总资产20694万美元,净资产16677万美元,注册资本金825.6万索姆,河南贵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拥有100%股权,现有员工259人(中方员工52人,吉国员工207人)。河南贵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商丘贵友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以集种植、养殖、畜禽屠宰加工、速冻食品、冷链物流、纸箱包装、国际贸易为一体的涉农企业。贵友集团拥有河南省福润食品有限公司、商丘市东航印刷包装有限公司、集团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亚洲之星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个子公司。现有员工2100多人,土地742.5公顷(其中境外公司713.3公顷,境内29.2公顷),厂房建筑面积27万多平方米,冷藏库2万吨、清真库1万吨。①
产业发展。合作园通过不断引入优质企业进入园区,建立了畜禽规模化养殖、屠宰加工、农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到国际贸易四条完整产业链。合作区面向中亚、俄罗斯及国内市场需求,实现规模化发展,预计到2020年合作区鸡饲养规模将达到年产600万只;牛、羊的屠宰加工能力达到每年20万头、200万只;熟肉5万吨;面粉20万吨、饲料60万吨,打造成影响中亚地区的畜禽养殖基地、生产加工基地、肉食供给基地。同时合作区充分利用吉尔吉斯农牧资源以及中国技术资金优势,遵循畜禽产业循环经济理念,建立动物防疫和产品可追溯系统,打造覆盖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食品深加工、国际贸易物流的全产业链,打造集良种繁育—规模化养殖—屠宰加工—农畜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国际营销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产业合作区,实现海外农业产业集聚,在中亚地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领域国际产能合作平台以及中国—中亚国家农产品加工贸易保税平台。
合作区分三期进行规划建设。目前已有8家中国企业入驻合作区,完成了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销售等一期项目建设。下一步,合作区计划进一步完善和开发牛羊屠宰生产线、食品深加工生产线、印刷包装、冷链物流等。
基础设施。合作区规划占地5.67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该部分原为前苏联的肉鸡养殖加工基地,在苏联解体前园区所有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水、电、路、厂房、办公及公共服务配套用房及环保设施良好,厂区封闭独立,可满足现场办公和前期入园企业的配套服务需要。
公司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具体有:
(1)拥有深水井7眼,水塔4座,大型蓄水池3个,8公里的供水管道水系补水、供水系统运行正常;
(2)拥有万伏变电站1个,变电间26个,16000千瓦时的双回路高压供电线路可保证常年不间断供电;
(3)拥有主干道两条,长15公里;污水处理厂2个,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4)拥有鸡舍84栋(包括孵化、养殖)及先进的鸡孵化生产线、900万只活禽屠宰生产线和5000吨冷冻、储藏为一体的冷库;
(5)年产20万吨饲料生产线一条,产业链条较为完整;
(6)亚洲之星公司(占地566.7公顷)厂区有封闭的独立围墙,厂区独立,周边关系友好。目前主要经营业务有禽类孵化、养殖、屠宰加工、饲料加工、冷藏、国际贸易等。
投资情况。合作区在二期工程中,拟建设10万立方米的粮食仓储系统,并配套有先进的物流体系平台,以满足合作区内企业的物流和配送需要。该合作区第一批建设项目投资总额约1.2亿美元,主要包括牛羊屠宰厂、速冻食品及熟食生产线、冷库、粮食储备库、面制品加工线、污水处理设施、铁路专用线、综合办公楼及其他园区配套设施等;目前,合作区已有8家企业入驻合作区,并顺利投产运营,主要从事种植、养殖、饲料加工、畜禽屠宰、物流等行业,计划通过6年时间,把合作区打造成“3个国际化的基地”“4条完整产业链”“5大体系平台”。
2017年,河南农科院下属的河南秋乐种业在合作区注册成立了“秋乐亚洲之星种业有限公司”,由亚洲之星和秋乐种业共同出资组建,主要从事种子培育、推广及种植。
2016年,该公司培育的玉米育种已获得成功,种植示范的郑单1002、郑黄糯2号获得超高产量,首批育种被抢购一空,得到当地种植户的认可与肯定。
吉尔吉斯共和国(简称吉尔吉斯斯坦)被称为“中亚小瑞士”,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
*点击获取:《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吉尔吉斯斯坦(2021)
1.总体情况
区位优势。吉尔吉斯共和国位于欧亚大陆腹心地带,不仅是连接欧亚大陆和中东的要冲,还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北边与哈萨克斯坦相接,西边则为乌兹别克斯坦,西南为塔吉克斯坦,东边紧邻中国。总面积为19.99万平方公里,划分为7个州(省)和2个市,是位于中亚东北部的内陆国。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有黄金、锑、钨、锡、汞、铀和稀有金属等,其中锑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独联体第一位;锡产量和汞产量居独联体第二位;水电资源在独联体国家中居第三位;水能储量非常丰富,总储量约为1425亿度,目前仅开发了10%。
人口。截至2017年12月1日,吉常住人口登记数量为613万人;有80多个民族,其中吉尔吉斯族占72.8%,乌兹别克族占14.5%,俄罗斯族占6.2%,东干族占1.1%,维吾尔族占0.9%,70%以上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多数属逊尼派。
基础设施。吉尔吉斯斯坦是典型的内陆国,没有出海口。公路运输是其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全国公路总里程3.4公里,其中各地州的公路总长1.88万公里,其余1.52万公里为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用路;境内铁路交通不发达,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铁路网被分割为互不相连的南北两部分;共14家航空公司从事民航经营,其中本国民航企业7家、外航企业7家,民用航线19条,其中国内3条;内河航运以伊塞克湖为主,港口包括巴雷克奇和卡拉阔尔,航线总长189公里,年货运量不超过5万吨;现有水电站18座,年均可发电 140亿千瓦时,总装机容量为291万千瓦,基本可满足国内工农业生产需求。
2.经贸发展
宏观经济。2017年全年GDP为4933.22亿索姆(约合71.63亿美元,2017年全年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换68.87索姆),同比增长4.5%。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工业、农业、建筑业、服务行业等发展拉动。
产业发展。见表1。
表1 吉尔吉斯斯坦产业发展状况
对外贸易。2017年全年吉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62.72亿美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出口额为17.907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对独联体国家出口7.485亿美元,增长24%,独联体以外国家出口10.422亿美元,增长15.3%);进口额为44.813亿美元,同比增长12%(从独联体国家进口20.698亿美元,增长18.1%,从独联体以外国家进口24.115亿美元,增长7.3%)。
吸引外资。2017年吉尔吉斯斯坦吸引外国直接投资5.9亿美元,外国投资主要领域为加工工业、科学领域和金融领域。2018年一季度吉尔吉斯斯坦吸引直接外来投资1.19亿美元,同比下降22.4%,主要投资领域包括生产加工、地质勘探、金融中介和保险等,投资比例高达87.8%。
对外合作。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始终奉行大国平衡、全方位的务实外交政策,吸引外资、寻求外援为国内经济建设服务是其外交重点。吉尔吉斯斯坦重视同中国、俄罗斯、中亚邻国的关系,将发展大国关系视作其外交优先方向。
3.双边关系
政治关系。中吉自1992年1月5日建交以来,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两国关系积极、健康、稳步向前发展。2013年习近平访吉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17年1月,吉总统阿塔姆巴耶夫访华,5月来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双边贸易。中国为吉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占吉外贸总额的25.5%)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占吉进口总额的33.5%)。根据吉海关统计数据,2017年,中吉贸易额15.976亿美元,同比增长3.2%,其中向中国出口9750万美元,同比增长21.7%;从中国进口15.001亿美元,同比增长2.2%。
双边投资。2017年,中国对吉投资2.7亿美元,同比下降10.4%,为吉尔吉斯斯坦第一大投资来源国。根据我国统计,截至2017年底,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累计直接投资达38.6亿美元,主要投往农业、基础设施、交通、能源、矿山开采等领域。
产业互补性。中吉双方在矿产品、工业品等领域互补性强,市场合作前景广阔。一方面,吉刚步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为金属冶炼加工),工业产品大量进口;同时,因国土面积小,吉未来发展完整工业体系的可能性较小,工业产品将长期依赖进口,而中国是工业产品出口大国,与吉尔吉斯形成互补。另一方面,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需消耗大量矿产资源支持经济、产业发展,而吉经济发展依赖矿产品出口,约占全部出口份额的70%。
税收政策。合作区享受农业生产免缴所有税收的优惠税收政策。
土地政策。合作区采取三免五减(即免收三年土地房产租金,五年减半收取租金),新入园企业免除一年土地租赁费和半年厂房租赁费,土地租赁费为150-200美元/年/亩,房屋租赁费为1美元/年/平方米。
金融政策。企业在境外融资,可与当地银行进行对接,也可以与中国国开行、口行、中信保等金融部门对接。
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销售项目建设,开展畜牧业养殖、屠宰、加工及销售等经营。
投资流程。建区企业亚洲之星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合作区的建设运营,下设办公室、安保部、信息服务中心、招商部、物业管理中心、风险防控中心、运营管理中心等部门。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便利化服务,为入园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运营管理服务、物业管理服务及突发事件应急服务等。
“管理+服务”的模式为更多境内对外投资企业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务,实现“抱团发展”。合作区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生产经营场所和生活办公场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同时为入区企业提供物流运输服务和在吉尔吉斯斯坦的销售渠道。
入驻方式。企业入驻可选择购地建厂和租赁厂房两种方式。合作区内拥有5.67平方公里的土地,21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可以为企业提供土地及车间。
入驻合作区后,可以为其提供土地、现有的厂房,入园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行业的特点对车间直接投入使用或改造使用。
企业入驻园区方式
配套服务。亚洲之星股份有限公司原有84栋鸡舍及相应的孵化室、肉鸡生产车间、仓储设施,厂区道路、给排水、照明、消防、电力等基础设施,已经修缮并投入使用,拥有5000吨低温储藏库一座,能够满足合作区内低温食品的储藏需求。同时,合作区能够为入区企业提供以下服务:
a.信息咨询服务
1)政策咨询。为入驻合作区企业搭建与吉国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的沟通、协调平台,提供投资、贸易、金融、产业等相关政策的咨询服务。
2)法律服务。为入驻合作区企业提供与吉投资相关的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入园企业了解吉国基本法律(规),熟悉投资环境,寻找和委托相应的法律(规)服务中介机构。
3)产品推介。负责协调入驻合作区企业参加吉国举行的展览会、产业产品对接会、贸易洽谈会等,为入驻合作区内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推介入驻合作区企业生产的产品,并为其寻找产品代理商或经销服务。
b.运营管理服务
1)企业注册
2)财税事务
为入驻合作区企业提供吉国相关财务、税收方面的政策咨询,并帮助入驻合作去企业在财务管理、商标注册、税收申报和缴纳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3)海关申报
为入驻合作区企业提供吉国关于海关申报、检验检疫、仓储运输、进出口手续、原产地证明及关税申报等相关咨询服务。
4)人力资源
为入驻合作区企业提供吉国关于员工管理、人员签证等政策咨询服务,协助入驻合作区企业相关人员办理签证、员工培训、人员招聘、人才交流等人力资源方面的事务,帮助招聘本地员工,代办中国员工邀请、签证等。
5)金融服务
为入驻合作区企业提供投资、保险等金融咨询服务,协助企业办理相关金融手续,建立入园企业与国内外金融机构联系渠道。
6)物流服务
根据入驻合作区企业的要求,提供必要的物流服务,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的。
c.物业管理服务
1)租赁服务
根据入驻合作区企业要求,为其提供标准厂房、办公场所、仓库、展示厅、堆场等租赁服务。
2)厂房建设
为入驻合作区企业新建(改造、维修)时提供必要支持,协助办理设计、施工招投标、申请厂房建筑许可证、厂房开工证,及验收执照等相关手续工作。
3)生产配套
为入驻合作区企业提供运营生产配套物资便利和服务。
4)生活配套
5)维修服务
6)医疗服务
d.突发事件应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