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印度尼西亚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


电话:0062-0858-92167655

邮箱:pt.graha hotmail.com

网址: http://www.jlaicz.com/

园区概况

中国·印尼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是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和佐科维总统访问中国时的签约项目,也是中国农业农村部确定的东盟地区第一家全国对外农业投资合作首批试点支持项目、中国三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农业产业型园区之一、商务部和财政部考核确认的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天津市委确定的天津市“十三五”规划建设重点项目。

区位优势。合作区处于印尼规划建设六大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苏门达拉走廊和加里曼丹走廊,位于爪哇岛与苏门答拉岛之间,地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巽他海峡,毗邻重要港口枢纽。

建设主体。合作区实施企业为天津聚龙嘉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市邦柱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天津聚龙嘉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是一家集油料作物种植、油脂加工、港口物流、粮油贸易、油脂产品研发、品牌包装油推广与粮油产业金融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跨国油脂企业。天津市邦柱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主要经营饲料、日用百货、五金交电、建筑材料、木材、金属材料、工艺美术品(金银除外)、机电设备、农用工具及配件、电工电料、挖掘机配件、拖拉机配件、摩托车配件、汽车配件、轧路机配件、推土机配件、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批发兼零售等。

园区规划。合作区总体规划面积4.21平方公里,项目建设投资约12.45亿美元,按照“一区多园、合作开发、全产业链构建”模式开发建设,总体规划年限8年(2015-2022年),其中一期规划期限4年(2015-2018年),二期规划期限4年(2019-2022年)。

基础设施。截至2018年初,合作区已经完成“五通一平”,即道路、供水、供电、排水、通讯以及平整土地等基本配套建设,并已获得工业用地面积3.23平方公里,实施企业累计投资超过1.2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超过9000万美元;合作区坚持环保生产、生活,建立了污水处理系统,每日可以处理1200吨污水;区内互联网工程逐步完善,已经建设3座信号发射塔,日后会引进通讯投资商入驻合作区,为合作区提供更好的信息网络系统;合作区投入大笔资金兴修水电、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清真寺、教堂等民族宗教设施,学校、幼儿园、卫生诊所等教育医疗设施,以及办公场所、员工公寓、体育健身、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极大地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

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1.png

产业定位。合作区产业定位为油棕种植开发、棕榈油初加工、精炼分提、品牌包装油生产、油脂化工(脂肪酸、甘油及衍生品生产)及生物柴油生产等,同时配套发展仓储、物流等产业。

合作区将建设成为以油棕种植开发、精深加工、收购、仓储物流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型园区,打造海外棕榈全产业链,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销售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构建庞大的交通运输能力和完善的物流网络,为大宗商品交易奠定坚实的物流基础。

运营模式。合作区实行管委会负责制,下设咨询服务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生产资料供应公司等平台专业公司,立足于农业资源开发服务,提升企业入驻效率及合作区服务水平。

通过采取集约化经营提升企业的整体效能。开发公司通过租赁土地、原料加工厂以及提供境内物流服务,提升区内企业的整体效能,通过集约化经营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基于印尼国情和中国开发区经验双重考虑,印尼格拉哈公司在合作区开发建设方法和途径方面,探索海外合作区开发的盈利模式,通过“购买土地—实现五通一平—建设办公区—建设原料加工厂及境内物流设施—建设综合服务”配套措施,建成科学化、生态化、生活化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合作区。

投资状况。截至2018年初,新增棕榈加工(投资额1500万美元)和新型除草剂研发2家入区企业,累计14家合作区企业总投资额已超4.2亿美元,园区重点吸纳农药、化肥、农机具、农业物流企业。

在印尼上游种植领域,已经拥有总面积近20万公顷的棕榈种植园;在工业加工领域,配套建有3座压榨厂,1座包装油厂,正在建设2座工厂,扩建1座工厂;在构建物流网络领域,拥有5处河港物流仓储基地,1处海港深加工基地;整体项目总投资超过13亿美元,围绕油棕产业初步构建了上下游的产业链。

典型案例。山东先达化工有限公司(简称“先达”)是国家农药定点生产企业,具有自营进出口权,通过ISO9000: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是集农药及其相关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函盖除草、杀菌、杀虫制剂及其相关产品。

聚龙集团作为中国在印尼投资棕榈种植园规模较大的企业,棕榈种植园内每年对于农药消耗量较大,作为油棕种植的产业链配套企业,山东先达化工有限公司与聚龙集团仅除草剂一项每年的交易额就达60亿卢比(约300万人民币),在印尼市场的销售额逐渐上升。

先达于2017年6月与聚龙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并在合作区建立了分公司PT.Dauta Utaman Indonesia。公司依托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的优势,在一系列准证办理,社会关系问题上得到合作区提供的帮助,合作区也承诺在合作区种植企业中优先推广先达的产品;同时,先达已先后在合作区种植园内建设了农药研发中心,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集聚辐射的种植园为新生产的产品提供了完美的实验基地,生产出的成熟产品可以合作区分布在各区域的种植园作为中心,搭载合作区形成的强大物流网,将销售网辐射到印尼各棕榈种植园。入区后实验场地费每年节约20万元;合作区所在的种植公司如果对生产的产品有需要,可以直接从仓库取货,大大减少了采购环节,提升了生产效率。先达未来计划派遣更多科研团队赴合作区,借助合作区平台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严把质量关,诚信经营,不断扩大当地市场规模。

所在国情况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国家,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

*点击获取《企业对外投资国别(地区)营商环境指南》-印尼(2022)

1.总体概况

区位优势。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亚洲大陆与澳大利亚之间,扼守出入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的门户马六甲海峡。

自然资源。印度尼西亚盛产棕桐油、橡胶等农林产品,其中棕桐油产量居世界第一,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第二。富含石油、天然气以及煤、锡、铝矾土、镍、铜、金、银等矿产资源,其中,矿业在印尼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值占GDP的10%左右;石油储量约97亿桶(13.1亿吨),天然气储量4.8-5.1万亿立方米,煤炭已探明储量193亿吨,潜在储量可达900亿吨以上。①

人口。截至2018年3月,印尼人口2.58亿人,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目前,印度尼西亚华侨华人总数超过2000万人,居东南亚之首,是世界上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国家;华侨华人在印尼商贸和工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印尼300家最有价值的私营公司中,约七成由华侨华人控制;华侨华人社团数量超过400个;②主要分布于印尼雅加达、泗水、棉兰、北干巴鲁、三宝珑、坤甸(庞提纳克)、锡江(马卡萨)、巨港、万隆及邦加槟港等城市。

基础设施。印度尼西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滞后,佐科总统上任后,提出了建设“海上高速公路”战略。国内公路、铁路、空运、水运、通信和电力建设状况见表1。

表1 印度尼西亚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2.经贸发展

宏观经济。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10152亿美元,同比增长5.07%,全球排名第16位,人均GDP约为3800美元;外汇储备126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全年通胀率为3.61%。

产业发展。第一产业占12.82%,第二产业占40.56%,第三产业占46.62%。②产业发展状况见表2。

表2 2017年印度尼西亚产业发展状况


2017年,国内投资前五大产业依次为:食品工业、交通仓储通讯业、建筑业、水电汽供应和农粮种植业。

对外贸易。2017年,印尼对外贸易总额3256.22亿美元,同比增长15.94%,其中出口1687.29亿美元,同比增长16.22%;进口1568.93亿美元,同比增长15.66%;贸易顺差118.36亿美元。

吸引外资。根据世界银行《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印尼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营商便利度排名第91位,较2016年提升18位。2017年,印尼吸引外国投资322.4亿美元,同比增长8.5%。

对外合作。印尼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员,是东盟发起国之一,是G20重要成员,是欧盟提供关税优惠的受惠国之一。2017年,共签署了78项投资、贸易、金融和避免双重征税等方面国际协议。目前,印尼签署并生效的自由贸易区协定(FTA)有9个,其中5个是作为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成员与相关贸易伙伴签订的。印尼澳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完成了95%,2018年可望签署;印尼与韩国签署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进入关键阶段;印尼与欧盟已举行第四轮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谈判,前景乐观。

3.双边关系

合作机制。两国建有副总理级对话、高层经济对话、副总理级人文交流三大副总理级合作机制;政府间双边合作联委会(外长牵头)、经贸合作联委会(商务部长牵头)、防务与安全磋商(副总长级)以及航天、农业、科技、国防工业等领域副部级合作机制。双方互设使馆,我国在印尼泗水、棉兰、登巴萨设有总领馆;印尼在香港、广州、上海设有总领馆。

双边贸易。中国连续7年是印尼最大贸易伙伴。根据印尼统计局统计,2017年,印尼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585.7亿美元,同比增长23.1%。其中,印尼对中国出口228.1亿美元,同比增长35.9%,占出口总额的13.6%;印尼自中国进口357.7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占进口总额的22.8%。印尼贸易逆差129.6亿美元,同比下降7.5%。2018年1-3月,双边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达182.4亿美元,同比增长27.6%。矿产品和动植物油脂是印尼对中国出口的两大主要商品。机电产品占据印尼自中国进口总额的半壁江山,2017年进口154.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占印尼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3.2%。

双边投资。印尼已成为中国企业投资海外的十大目的地之一。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3月,中国对印尼投资累计超过140亿美元。根据印尼投资协调委员会统计,2017年中国内地对印尼直接投资达34亿美元,同比增长30.8%,连续两年保持印尼第三大投资来源国地位,如果加上中国企业经由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对印尼的投资,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印尼最大的外资来源国。

产业互补性。“中国制造2025”和“印尼制造4.0路线图”在众多领域可以实现对接。2018年4月,印尼政府正式发布“印尼制造4.0”路线图,聚焦发展食品和饮料、汽车、纺织、电子、化学产品、基础金属、金属制品、工业机械设备、珠宝和贵重品、制药业、烟草业、煤油气、橡胶塑料制品、木材家具、纸张和非金属制品16个产业,这与我国“中国制造2025”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合作协定。两国复交后签订了《投资保护协定》、《海运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就农业、林业、渔业、矿业、交通、财政、金融等领域的合作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优惠政策

税收政策。见表1。

表1 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税收优惠措施

投资保护政策。

根据印尼2007年第5号投资法第7条的规定:

(1)除非根据法律,政府不应国有化或收回投资所有权;

(2)若政府进行国有化或收回投资所有权,应按照市价给予补偿;所提补偿金,若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则应通过仲裁解决。

根据印尼和中国签署的《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和《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等规定,缔约一方在缔约另一方领土内的投资,因在缔约另一方领土内发生战争或其他武装冲突等而受到损失,缔约一方如果予以恢复、赔偿、补偿或其他处理的待遇,不得低于其所给予任何第三国投资者的待遇。


重点产业

以油棕种植开发、精深加工、收购、仓储物流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型园区。

企业入驻

投资步骤。见表1。

表1 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投资步骤


投资流程。见图1。

图1 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投资流程图


1.png

入驻方式。企业入驻合作区的方式是多样的,可以在合作区相应土地自建厂房、租用标准厂房或合作共建厂房等。

招商需求。合作区国内外企业同步招商,重点引进市场前景较好、项目带动性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作为目标企业,同时积极引进在园区仓储物流等配套产业方面有实力的企业,打造棕榈油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型园区。合作区主要吸引国内外企业独资、合资以下项目:

(1)以油脂精炼加工为主的棕榈油种植开发、棕榈油初加工提炼、品牌油包装生产企业;

(2)以油脂化工为主的生物柴油、生物燃油研发制造企业;

(3)以棕榈衍生品为主的中密度板加工、化肥制造、棕垫生产、造纸企业;

(4)以服务业为主的仓储物流、科技研发企业;

(5)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规划、道桥、排水、绿化、港口工程建设企业。

配套服务。合作区与印尼本地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建有紧密联系,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项目和产业发展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包括政务(准证、注册等)、人力资源、法律会计、中介咨询服务等配套服务,同时提供邮政、宣传展示以及文化培训等服务。其中,印尼格拉哈公司利用其熟知印尼当地种植园、原料加工、境内物流等相关业务优势,为入区企业提供投资登记、法律咨询等涉外手续服务,且在区内成立了印尼天津商会,努力发挥合作区建区企业的公共服务功能。

表2 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配套服务

2.png